社会心理学-解释某些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定义为探讨人们的思维、情感及行为如何因他人真实或想象的存在而受到影响的科学研究。个人认为社会心理学,能够有效的解释某些社会行为,理性的看待某些行为能够有效的进行情绪控制。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是《社会心理学》,作者是Aronson et al.
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
这是心理学两个不同的分支,人格心理学倾向于从人的人格或者说性格来考虑,比如会说,这个人因为是这样的性格所以才会做出那样的事。而社会心理学则是从人物所处在的社会情境来考虑,因为这个人有着这样的环境所以才会做出那样的事。
我更倾向与社会心理学,个人愚见,一个人的人格是由他所处在的环境影响的,人格心理学容易犯基本归因错误,一昧的归因于人物性格而忽略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
下面介绍下我觉得不错的有帮助的内容。
行为的两个基本需求
自尊取向:保持良好感觉的需要
希望维持合理的高自尊,人们为了有好的自我形象而扭曲世界,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例如当你的考试考砸了,你更倾向于找一些客观的原因使得自己处在有利的地位。
补充一点:人们倾向于认为成功是由于自己的努力,而将失败归咎于不可控制的外在事件。
社会认知取向:对准确性的需求
即使人们会尽可能扭曲真相以使自己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但并不会完全扭曲事实活在一个梦幻的世界。
自证预言
这个我们经常会遇见,对第一次见面的人,我们会根据我们以往的图式来赋予这个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这样的预期会影响我们如何对待他,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我们最初的预期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而事实上他可能跟我们想的完全相反,但由于你这样对他,他以牙还牙产生了现在的结局。
归因过程的本质
书中归因的例子可推出下面的结论。
当二者关系较好时,对于对方的正性行为作内部归因(比如,“他之所以帮助我,是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而对对方的负性行为作外部归因(比如,“他之所以说些刻薄的话,是因为他的工作实在太紧张了”),反之,则采取相反的模式。
懂得这个我想可以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最后说一下探照灯效应
这大概算是给我们经常出现的状况取了个名字。
探照灯效应是指高估自己的行为和外表在他人眼中的显著程度的倾向。
正是因为这种效应,我们才会对自己的不是之处感到尴尬和担忧(这通常高于必要水平)。
举几个例子吧,像是今天发型不太好,走路一不小心摔倒了,课堂上回答了自认为很愚蠢的话,这些都会让我们觉得尴尬,而尴尬的原因来自于他人,觉得别人会注意到,会嘲笑等等。
其实啊,很多时候别人根本没有注意那么多!人家没事老注意你干嘛,别自恋了。实验结果证明也如此。
请放松,也许你今天的发型很糟糕,但很可能没有其他人注意到。
待续
这本书很长,这里当记个笔记,后面再继续分享。